唐山名字的由来
唐山名字的由来
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,搜索相关资料。也可直接点“搜索资料”搜索整个问题。
唐山之名始于后唐。据《滦县志》记载:“唐山周回数里,复岭重岗,其东麓则徒河萦带。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,立石城二百余丈。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,葬于此,后人建庙祠之。山以唐名,实由于此。”
明初,明太祖鞑靼,北方地广人稀。为充实边境,除招抚复业外,还从江、淮、浙、鲁等地迁入户口。永乐二年(1404年),明王朝开始在唐山编屯置村:土民编社,迁民编屯。因而,逐渐形成桥头屯、刘家屯、马家屯等古老的村庄。
唐山原来是一个荒僻的村落,它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。清为了开发煤铁矿,光绪二年(1876年),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,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,谐同美国矿师马立斯到镇勘测,勘察结果很好。唐廷枢向李鸿章报告,认为要雇用洋匠,采用,开采煤铁,大有作为。1877年,李鸿章指定唐廷枢主持煤矿的开采工作。因而当年建立矿务局,在桥头屯买地造房,购置机器。随着煤矿的发展,人口增多,商贾繁盛,1878年桥头屯升格为镇(乔头镇),与镇平行。